专栏财富管理

香港艺术市场背后的资本推手

马继东:以国际一线画廊为代表的资本,正在向亚洲藏家强势输送西方当代艺术“硬通货”,本土话语权渐失。

3500万美元,一件德•库宁(Williem de Kooning)1975年的抽象画作,露面不足两小时即迅速售出——这是不久前结束的香港艺术周,在我每天步行超过十公里、奔袭穿梭于不同展览间,所听到或见到的数个市场神话之一。

3月27日,“香港巴塞尔”(Art Basel HK)贵宾预展当天,《无题XII》(Untitled XII)刷新了地区展史的最高单品纪录。尽管代理该作品的莱维格瑞画廊(Lévy Gorvy),在此后声称3500万美元只是提供给藏家的报价,而非实际交割价格,但毋庸置疑的是,香港2018年度的首轮艺术周——始于前一晚揭幕的另一大型展会“艺术中环”(Art Central)——已彻底引燃亚洲当代艺术市场。

相比同期云集“香港巴塞尔”的一众国际老牌画廊——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代理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村上隆(Murakami Takashi)等数十位一线艺术家的高古轩画廊(Gagosian);1993年创建、本届主打杰夫•昆斯(Jeff Koons)大型雕塑并邀艺术家亲自站台的卓纳画廊(David Zwirner);带来已故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娅遗作《细胞》(Cell, Louise Bourgeois)、拥有26年运营史的豪瑟沃斯画廊(Hauser & Wirth)等——成立短短几年的莱维格瑞可谓新贵,此番先声夺人的筹码,是两位鼎鼎大名的合伙人:manbetx app苹果 顶级艺术经纪人多米妮克•莱维(Dominique Lévy)和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部前主席兼国际主管布莱特•格瑞(Brett Gorvy),后者于2016年底离开了供职23年的拍卖行,双方在纽约强强联手。

您已阅读19%(707字),剩余81%(301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艺述东西

马继东,《艺术商业》杂志及艺商传媒公司创始人,中央财经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为多家艺术网站、拍卖行、电视栏目及电商平台提供顾问咨询服务。曾任文化部《艺术市场》杂志社副社长。《艺述东西》将以通俗视角解读瞬息万变的艺术品行业,发掘东西方世界艺术大事件背后的商业力量,推荐影响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趣味收藏。本专栏两周一篇,周二出版。

相关文章

相关话题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