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超越绝望的写作

宋尚诗:拉金的《在缅甸寻找奥威尔》是一次超越绝望的写作。缅甸发生的一切表明,永远不要放弃希望而成为犬儒者。

在未看艾玛•拉金的《在缅甸寻找奥威尔》之前,我一直以为奥威尔的反乌托邦思想及著作源自西班牙内战,以及那个时期苏联所表现出的恐怖与残暴,比如阅读《一九八四》,脑海中便浮现出与老大哥形象对应的苏联,缅甸则从未出现在想象性视野之中。但该书却告知读者这样的事实:奥威尔的《缅甸岁月》、《动物农庄》和《一九八四》被缅甸读者称为“缅甸三部曲”:《缅甸岁月》记录了英国殖民时期的缅甸,《动物农庄》讲述了缅甸从英国独立又被军政府控制的过程,《一九八四》是军政府控制下的情形。这样严丝合缝的对照给我一种震撼,好比被关在历史之门外面的怪兽突然一下将大门撞飞,露出门外同样惨烈的风景。

《在缅甸寻找奥威尔》基本上按照两条线索叙事。一条是作者按图索骥奥威尔在缅甸生活过的地方,寻找与他相关的蛛丝马迹,并按旅行的时间顺序、以地名构成全书的五个章节:“曼德勒”“三角洲”“仰光”“毛淡棉”和“杰沙”。而另一条线索则更隐秘,那就是作者打乱奥威尔生活足迹的时空顺序,自由切换,不仅从地理、历史的角度,更从心灵的层面,来记录“寻找奥威尔”过程中的所见所得。作者在这条线索上,收获颇丰,她记录了不少当代缅甸人的生活实况与心灵状态。这些长年在军事政权下生活的缅甸人,在拉金笔下呈现出揉合悲观、务实、谨慎、乐观、顽强、韧劲、犬儒等诸多相反的特质,作者的笔触将回忆、议论、写景、抒情融为一炉,这在许多讨论缅甸的书籍中很难被捕捉到。这些看似琐碎的叙述,构成了该书的大部分。

您已阅读10%(614字),剩余90%(570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