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被称为“老板”。这和在其他公司里习惯性称呼直属领导“我老板”不同,“老板”就是“老板”,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高管们都清楚,具体业务不一定需要听“老板”的,甚至可以强烈反对。但价值观方面,一旦成为公司共识,不可挑战。“老板”有时候不懂具体业务,也不懂技术细节,但没有人质疑他的思想,因为“老板”靠思想管理公司,“思想”的具象化就是华为“价值观”。
但是价值观具体是什么?这又变成了一个似乎需要冗长回答的问题。在外企的话语体系中,往往对应为“Value Proposition”,如果直译过来,可以叫做“价值主张”,但在华为的语言体系中,“价值观”所表达的意思不仅仅是主张了什么,也包括如何思考,很多时候是认知世界的“视角”和“逻辑”。西方的管理体系中,Mission(使命)、Vision(愿景)和Strategy(战略)紧密相连,但在任正非和华为高层的眼中:愿景、理念和战略都在实践中动态进化,华为内部称之为“打出来的”,唯有价值观是接近永恒的认知论。他们更关注思想的高度、深度、辩证性和实用性,也就是最新《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中提到的“一片森林”所承载的。
管理纲要中完整的表达是这样的:“一片森林”顶着公司共同的价值观,下面是共同的平台支撑,就像一片土地,种着各种庄稼,中间是差异化业务系统。共同的价值观,是共同发展的基础;共同的平台支撑,是在差异化业务管理下,守护共同价值观的保障。“天”和“地”是守护共同价值观的统治,中间业务的差异化是促进业务有效增长的分治。简单说就是:价值观是公司的生命,价值观是“打胜仗“的保障。从这些的语言风格可以看出,华为善于用农业、社会学而或战争的语言形态解读商业,或许他们觉得传统商业学科的叙述过于教条和呆板,融入其他学科会形象的表达他们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