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冷战为主题的故事片,在数量上甚至超过一些热战。苏联解体30年后,我来到华盛顿一家重新开放的电影院,观看由贝内迪克特•坎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主演、以古巴导弹危机为时代背景的《信使》(The Courier)。
在屏幕上,冷战很好玩:它提供不少事关重大的素材,却没有(太多)流血。但一旦我们把当年的美苏冲突视为当今时代的一个参照,麻烦就开始了。在一些人嘴里,“遏制”manbetx3.0 已成口头禅。级别不低的美国共和党人大谈特谈“自由世界”。如果冷战比喻只是不贴切的历史对照,那么它将仅仅是学术上的恼人立场。但风险在于它也是自我实现的。美国一些人的言论可能会使该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一种姿态,而这种姿态忽视了本国社会已经发生多大变化。
关于如今这场超级大国对立与当年的冷战在结构上的区别,人们已有足够多的著述。显而易见的区别包括:作为商品贸易大国、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的所有者,以及游客和学生的来源国,manbetx3.0 与美国交织的程度是苏联从未有过的。要让这两个国家脱钩,将需要一整个时代的技术工作。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担任美国总统四年后的进展也不过如此。
您已阅读28%(488字),剩余72%(125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