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乏的调味剂,而作为公关人,做活动做出高光时刻的仪式感,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技能和基本功。行业内人士经常互相开玩笑,婚礼策划公司或生日派对执行公司,最讨厌的应该就是给我们这些人办活动,职业病会导致我们来来回回走流程N遍,流程细节台本、技术设备以及备用逐个调试上若干遍,灯光舞美的排练预演,估计也要比普通人多上一两场。即使是这样,我们脑子里还会“戏精上身”一般,设想若干个现场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以及做好应对预案。我们最担心活动那天墨菲定律不小心应验,然后砸了场子,但又满足于在后台运筹帷幄地看着流程从第一环节走到最后的舒适感。
在中美之间都办了无数场活动以后,我发现仪式感的定义在两种文化中也是不同的,拿最个人化的活动——婚礼和葬礼来说,其仪式感反应出的东西文化就很不一样,也因此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学到如何打造中西合璧的仪式感的精髓。
可能是年纪日增的缘故,去年疫情禁足令之前参加的最后两场活动,竟然都是知名人士的葬礼,一位是NBA的传奇总裁David Stern先生,一位是曾经的大老板、美国公关界教父Harold Burson(夏博新)先生。由于都是知名人士,第一场在中城的Radio City Hall,第二场在林肯中心也包了场。
您已阅读21%(525字),剩余79%(192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