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艺术

为什么要包裹凯旋门?

李岩:《被包裹的凯旋门》已宣告谢幕。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这一耗资甚巨、筹备数十载,展出却又如昙花一现的装置艺术,背后的意义何在?

《被包裹的凯旋门》(L’Arc de Triomphe, Wrapped)装置艺术展于9月18日在巴黎开幕,为期16天,于10月3日结束。大型装置艺术家克里斯托和妻子让娜-克劳德终生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这是一个长达60年的梦想所取得的成就,”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开幕仪式上说:“一个疯狂的梦想成真了。”

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是入籍美国的装置艺术家,他们的全名分别是:Christo Vladimirov Javacheff和Jeanne-Claude Denat de Guillebon。他们包裹凯旋门的初心始于1961年,次年着手计划,历经数十年的起伏波折后,《被包裹的凯旋门》提议终于在2017年获得巴黎市政府批准。但是,让娜-克劳德已于2009年去世。克里斯托原来计划在2020年春季完成这一项目,由于新冠疫情被迫延期,而克里斯托则于2020年5月31日告别人世。

您已阅读15%(384字),剩余85%(221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山石经

李岩,现居伦敦,曾任英国华人刊物《丝语》主编,并于2003年至2020年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任责任编辑。他毕业于广州外语学院英语系,并拥有伦敦城市大学艺术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

相关文章

相关话题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