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政府在通关这件事的态度上实在是首鼠两端,投鼠忌器。林郑在任期最后两个月大幅度放宽海外入境香港的隔离措施,而李家超也开始给市民打预防针,一改5月的“与内地通关是当选后首要工作”,在6月1日见完总理后表示“有反映很多港人希望尽快与大陆通关的期望,但仍然有很多挑战需要解决”。
香港固然可以在一国两制下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出入境政策,但香港也必然也要为此承担对应的责任。持续受限的粤港人员往来已经开始影响货物从广东省出口到香港的进度,并最终影响华南对外出口的供应链。这毫无疑问会影响香港背靠华南这一世界工厂形成的物流中心地位——并最终影响到香港的贸易、金融、专业服务和旅游行业赖以立足的基础。
香港从2010年开始,就力压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成为按航空货运吞吐量计的世界第一机场,每年处理四百多万吨空运货物(相当于每天处理五十架满载的波音747货机,或者每天进出口两万部智能手机)。虽然香港的货运量和孟菲斯相近,但如果我们观察香港和孟菲斯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区别。孟菲斯是一个人口不到150万的小城市,而香港如果带上旁边的珠三角,则是一个人口超过五千万的庞然大物。这两个城市有着相同的航空货运处理吞吐量,只能说明两者的营商模式不同。
您已阅读19%(523字),剩余81%(223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