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生动世界2023

伦敦爵士乐圣地Ronnie Scott’s:无常岁月里的老灵魂

张璐诗:在充满无序和不确定性的时期,走进一家从1959年营业至今的老字号爵士乐俱乐部,多少能感到“连贯性”所带来的慰藉。

在伦敦,每周都会去看各种演出,在英国通胀达四十年最高点的这段时期,我也格外会去留意观众的变化。

最近看的是在巴比肯中心举办的两场风格完全不同的音乐会,一场是先锋实验电子乐组合Autechre的现场;一场是美国爵士乐巨匠约翰•柯川(John William Coltrane)与爱丽丝•柯川(Alice Coltrane)之子拉维•柯川(Ravi Coltrane)的专场演出。两场都基本满座,电子乐的演出甚至一个晚上安排了两场,而且每一场的观众席都几乎坐满。前两周到南岸中心看冰岛钢琴演奏家Víkingur Ólafsson的独奏会,同一天安排的两场演出都宣告售罄。上月,到伦敦苏活区(Soho)的爵士乐俱乐部Ronnie Scott’s里看了另一场演出:上世纪九十年代英格兰电子乐曲风“drum n bass”弄潮人Godie的音乐现场。台下250张椅子座无虚席,还有不少靠边站的观众。舞曲一响起,有人兴奋地举起双臂,更多的人则是端起面前的高脚杯,呷一口香槟或鸡尾酒。

从夏季迄今,我从各方的统计数据以及自己的观察中获得的印象是:在后疫情时期,音乐演出票房火爆,显示出人们的“补偿性消费”行为。即使是在百姓普遍在为冬季取暖费发愁的时期,音乐厅、小型音乐现场都不缺消费者。

您已阅读16%(534字),剩余84%(289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