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烜先生是长城汽车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产业国际化研究与相关政府公关等业务。此前曾在国内若干智库担任高级研究员等。同时也是国内较活跃的国际时事评论员。在进入智库领域前,曾在普华永道从事转让定价咨询。主要研究与实务方向包括:企业国际化、国别/区域研究、国际化要素研究、机遇挖掘/风险识别、国际政策法规、国际人脉拓展等。本次专访以“汽车人谈汽车产业”为主题,力图展示王烜先生对这一领域的思考。 以下是笔者对王烜先生的采访实录:
问:从历史看,汽车动力一直处于不断进化演变的过程。manbetx app苹果 汽车动力有转向新能源的趋势。其内在的动因逻辑是什么?
王烜:个人认为汉语在描述“automobile”时留了一个语言“bug”。汽车的“汽”一般可以认为是汽油。而我们此刻谈论的有代表性的新能源车就是纯电动车(BEV)。因此,整体用机动车描述或许更加精确。实际上,从历史看,机动车的动力总成也并不是不断进化。也许使用演化更加准确。因为现在以纯电为代表的动力模式,在机动车刚刚诞生的那个阶段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当初颇有与汽油车分庭抗礼的架势。20世纪初的美国马路上大概有1/3的机动车是电动车,而且还设立了大量充电站。甚至油电混动方案在100多年前也出现了。保时捷的P1就是油电混动。汽油车是经过相当的竞争后,才得以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脱颖而出的。
您已阅读16%(559字),剩余84%(302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