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未来,共生永存-可持续发展

一个华北农村的气候适应实验

袁漪琳:在一道与灾害共存数十年的山沟里,忧患意识和“气候韧性”,因地制宜与“气候适应”被套进了等号两边。

春季无雨。无雨不播种。深居太行山东麓峡谷内的王金庄村直到7月才等到今年的第一场雨。

往年7月,玉米开花,8月可收,水稻也能长到一米高。玉米的生长期是4-5个月,今年村里选种多是生长期更短(2-3个月)的品种,到了立秋也还没到人的膝盖高。不用等入冬,就知道今年并非丰年。

入冬后也会有意外。去年冬天小雪多,前一场的雪还没化,紧接着又来一场,反反复复,冻死了一批花椒树。死树像一具炭黑色的废铁。

您已阅读4%(193字),剩余96%(441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