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如何正确理解日美半导体摩擦?

李海燕:日美之间的半导体摩擦,受益者是韩国、台湾地区和荷兰;其结果是美国夺回了产业的主导权,但是并没有夺回所有细分领域的主导权。

最近几年带有“芯片战争”之类的书籍和文章特别流行。其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80年代和90年代的日美半导体摩擦。很多人简单把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衰退简单的归结为美国对日本的打压。如果我们对日美半导体摩擦的思考,简单的停留在美国的打压上面,对我们今后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有一些不正确的影响。事实上日本和美国之间,从60年代到现在的60多年,存在过很多的、多个行业的贸易摩擦和技术的缠斗。系统的回顾和思考这些贸易摩擦和技术的竞争,对我们今后制定产业政策或者企业确立正确的竞争策略是有很大启发的。

为什么很多产业美国对日本的打压是不成功的?

从上世纪60年代的日美纺织产业摩擦到今天,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技术缠斗在很多领域都发生过。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领域,美国对日本施加过不同方法的压力。从总体来讲,其实美国成功的少,不成功的多。笔者关注明治维新之后日美之间的150多年的缠斗很多年了,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回顾60年代以后的10多次的日美之间的缠斗,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您已阅读9%(430字),剩余91%(428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