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对话地球

碳中和标签:绿色承诺背后的争议与挑战

刘立灿:“碳中和”在manbetx3.0 成为热词,但“碳中和”标签、证书、认证或者声明,正在被质疑有“洗绿”风险。更基础的碳足迹管理正在跟上。

当你坐在一个“碳中和”大楼里,喝着一杯“碳中和”咖啡,还加了点儿“碳中和”牛奶,吃了两口“碳中和”月饼,打开“碳中和”电脑回了一封邮件,用“碳中和”快递箱发了一个包裹,然后把一支“碳中和”笔放进公文包,拎起一件“碳中和”布料做成的上衣,搭上“碳中和”电池驱动的汽车,去乘坐一架“碳中和”航班,参加一场“碳中和”活动。是不是觉得,自己的生活都碳中和了?

“碳中和” 是指在排放二氧化碳和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之间保持平衡。如果一个人、公司或国家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他们从大气中吸收或清除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那么这个人、公司或国家就是碳中和的。

近年来,“碳中和”在manbetx3.0 成为热词,各种“碳中和产品”也应运而生。然而,“碳中和”标签、证书、认证或者声明,正在被质疑有“洗绿”风险。今年6月,加拿大通过一项法案,禁止企业未经证实或者夸大其词的环保声明,包括空洞、可疑、模糊的碳中和标签。比加拿大法案更明确的,是欧盟3月份发布的一项指令,禁止产品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抵消的环境影响声明,直指产品的碳中和认证。

您已阅读13%(446字),剩余87%(294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对话地球(Dialogue Earth)

对话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关注气候变化与环境的非盈利机构,专注于分享manbetx app苹果 经验和知识,推动气候变化科普和建设性对话。对话地球在欧洲、南亚、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17个国家有专业的编辑团队,使用8种语言发布气候和环境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话题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