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人物
对话冯唐:打好这手牌,过好这一生

当这位以“做成事情”为使命的前职业经理人,遇到了一个消解一切确定性的创业时代,“成事”本身,也变成了一场充满即兴和碰撞的“真人秀”。

文学
若即若离的故乡和那片“无用的土地”

崔莹:华裔作家欧大旭的新作《南方》,并没有铺陈戏剧性的高潮,却在细腻之处展开探讨:在巨变时代,是什么在决定着人们的亲疏和进退。

对话2024布克奖得主萨曼莎•哈维:书写太空旅途中的“乡愁”

张璐诗:小说《轨道》通过宇航员的视角,写出了太空旅行的瑰丽,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近似乡愁的感情:距离地球最远时,却最感到是地球的一份子。

文学
对话李翊云:我在寻找那种读过之后依然鲜活的书

作为2024年布克奖的评委,李翊云说,她看待一本书的眼光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有些书写即便并不完美,她也会尝试去理解作者付出了哪些努力。

文学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原著作者:写出那个活生生的人

崔莹:安德烈•艾席蒙关于写作的建议是:不必用复杂的语言去描述原本简单的东西;不必像研究生那样写出一篇论文,却把读者抹杀得一干二净。

阅读
爱丁堡图书节总监:曾有人说书的死期到了,但这并没有发生

崔莹:和manbetx3.0 文化渊源颇深的苏格兰人Jenny Niven相信,人们总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的故事,了解不同的生存方式和人生状态。

文学
《猜火车》作者欧文•威尔士:谈谈那些“离谱”的角色

崔莹:从书写工人阶级到罪案小说,这位苏格兰畅销书作家表示,他喜欢“承受压力的人物”,也愿意把文字弄的乱七八糟。

文学
布克国际文学奖管理人:人类通过文学互相给予

张璐诗:费埃梅塔•洛柯认为,文学是最能使人共情的艺术形式。通过文学,你可以穿上别人的鞋,使用他人的想像,从而了解栖居在一个故事中的感受。

文学
听布克奖华人评委谈谈书写与阅读

陈琼玛表示,在担任布克奖评委的大半年里,她每月都要完成高强度的阅读和讨论。评委遴选作品的出发点,并非因为某个热门话题,而是更加看重写作的细节。

文学
在远去的槟城遇见毛姆

在小说《门屋》中,陈团英以作家毛姆的经历串联起一个虚实交叠的故事,重现了上世纪殖民地时期的槟城以及那里的人物与往事。

文学
李翊云:故事的主人公早就在那里,我只需要找到他们

崔莹:通过讲述两位法国少女策划的一次文学骗局,李翊云希望探讨真实和虚构、流放和野心等议题,她的《鹅之书》也因此同时弥漫着童话的氛围与绝望的气息。

中文
如何区分中文教师的水平?

林原:写作应是检验中文教师水平的“试金石”。对中文教育而言,写作水平高未必成名师,但名师应以写作水平高为前提。

文学
一个广告人的“鬼故事”

崔莹:今年的布克奖得主卡鲁纳蒂拉卡,本职是一位广告撰稿人,他坚持在凌晨写作,最终完成了一部惊悚尖刻、直击黑暗的杰作。

留学
谷爱凌的写作才能比回国参加奥数班更值得关注

武质:突显个人特质,能表达出真情实感的自述,有时会超越语言,比任何标准测试高分更能打动招生官。

文学
“我翻译《射雕英雄传》的日子”

胥一凝:张菁是英文版《射雕》的两位译者之一,她说翻译这部巨著是一段漫长旅程,既包括对刀光剑影的“见招拆招”,也包括向世界表达manbetx3.0 武侠文化时的字斟句酌。

教育
我用提问法教孩子写英语作文

楼夷:我关注孩子能不能把事情说清楚,这并不容易,因为小朋友的特点就是思维跳跃。而我的解决办法是提问。

文化
知识,治不好“坏审美”

邵勃:在人人热衷知识付费、自我迭代的时代,你会发现影响思维判断、塑造你境遇的,是看似无用的审美品味。

我是怎么开始写作的

黄佟佟:你越是没有目的,只为兴趣,认真地做一件事情,越是有让你意想不到的回报。事情就是这么奇怪。

速读
作家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学:残酷的现实

出书越来越不赚钱了,西蒙·库珀说。二手书和电子书的兴起更加剧了这个现实,今天英国作家的年中位收入只有1.1万镑。“如果电子书也可以买二手的,那我就完了。”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作家该怎么办?未来还有人写书吗?

写作能力无足轻重?

FT专栏作家斯卡平克:美国一位教授向MBA学生传授写作能力,但学生不买账,他们认为,在当今商界,不需要具备优秀的写作能力。

社交媒体改善写作?

社交媒体、短信、电邮······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提笔忘字?不规范的语法与表达?无法表达连贯的思想?
Simon Kuper对这种观点不以为然。他说,2000年前就有老学究们惋惜语言的衰败了,信息时代和社交媒体实际上大大帮助人们提高了写作和阅读能力。

教育
怎样让孩子赢在起点?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概念在世界各地都有市场,中产阶级父母总是对孩子抱有很高期望,努力给他们提供各种优越条件。帮助父母进行早教,是不多见的能得到左右翼人士一致支持的议题。诺贝尔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指出,对早期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是很高的——不仅对家长,对整个社会也是如此——但,早教并不等于认字母背单词。

教育
让人捉急的写作能力

一位美国名校MBA的教授布置了写作作业,没想到学生们竟纷纷跑到院长那儿哭诉:我们平时用电邮、Twitter和Facebook交流就够了,教授他这不是要人命吗?学生们的语法、标点和拼写能力堪称"凶残",别提完整而有逻辑地表达了。
这让人反思:家长们拼命让孩子学绘画、学外语,还不如让他们扎扎实实学好母语写作呢。

社交媒体改变写作

FT专栏作家库柏:书面文字正变得越来越像大白话,这是件好事。社交媒体、博客和电子邮件极大地改进了我们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