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巴菲特

巴菲特赌局,谁是最大赢家?

夏春:巴菲特赌局最大的赢家既不是巴菲特本人、抵押资产、也不是慈善机构,而是ETF和指数基金行业。

最近,我有幸对2017年巴菲特股东大会现场观点进行了解读。我对巴菲特赌局和他推荐的指数投资配置比例的评价,安全边际,护城河这些核心投资理念可以量化,芒格帮助巴菲特实现投资哲学的巨大转变等观点引起了观众们浓厚的兴趣,在我的公众号“财经智识”留言询问细节。我计划写4-5篇文章来逐一回答。

在2006年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提出对冲基金行业因为收费过高(通常是2%的管理费加20%的表现费),无法在长期战胜标普500指数。一开始无人应战,不久,在2002-2007年取得扣除费用之后净回报95%的对冲基金Protege Partners的合伙人泰德•塞德斯(Ted Seides)出来迎战(同时期标普500回报64%)。塞德斯选择5只基金组成对冲母基金,赌局从2008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双方各出资32万美元,购买了利率超过4%的为期十年的国债作为抵押,这样就保证了投资最终回报达到100万美元捐赠给慈善机构。

下图显示,从2012年开始,标普500指数才开始领先,之后双方差距拉大。虽然现在离赌局结束还有7个多月,但巴菲特几乎肯定赢了。只不过最大的赢家还是慈善机构,在量化宽松的背景下,用于抵押的国债表现一枝独秀,巴菲特和塞德斯在2012年底(当时国债已升值到120万美元)同意将其转换成等值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到2016年底这笔抵押资产已经升值超过170万美元。这九年,赌注抵押年回报11.6%,标普7.1%,母基金2.1%。而伯克希尔公司的年回报2.2%,同样跑输了标普指数。

您已阅读20%(643字),剩余80%(264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