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听说法夫(Fife)这个地方大概是在10年前,从爱丁堡艺术节和国际图书节上听来了温暖入心的James Yorston、King Creosote等人的音乐,知道了他们就来自苏格兰法夫的独立音乐圈Fence Collective。东海岸这一片,数年前到过民风淳朴的16世纪渔村Pittenweem,渔村倚着高尔夫球场Lundin Links。第一次看见连着海滩的绿茵,印象极深。不久,我到同属于Fife地区的小城圣安德鲁斯的书店Topping & Company Bookseller去,参加作家大卫•米切尔(以《云图》闻名世界)的读书活动。小说家一边在朗诵,屋顶上海鸥一边在鸣叫。出门才见到,原来这又是一个海滩与高尔夫的不离之地;走在高尔夫公开赛的绿茵场上,我还得知这里就是“现代高尔夫之乡”。多年后,我再次来到这个12世纪时曾经的皇家自治镇,走在西沙海滩,也就是1981年电影《烈火战车》开场时一群人在大海滩上跑步的慢镜头拍摄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还专门有一个环节向此幕致敬。
西沙海滩挨着圣安德鲁斯的古老高尔夫球场,我入住的Rusacks St. Andrews酒店就在球场边上。球场就是一个公共空间,要穿过时看着点没人击球就好。大风天,但挡不住几位装备齐全的球手在挥杆。绿茵侧畔有一道小溪,六百年前这儿的居民就有茶余饭后打高尔夫的习惯,时至今日,高尔夫在苏格兰也一直是百姓同乐的活动。1457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曾经对高球下禁令,认为年轻人“玩物丧志”,应该多花时间练射箭。谁知不到半个世纪后,继位的国王詹姆斯四世自己迷上了高尔夫,禁令自然也被废除。
夜里挨着北海入眠,在久违的海鸟声中醒来,波涛滚动,连紧闭的落地窗也关不住。走出阳台,一大早就见到高球爱好者在这个全世界最古老的18洞球场上开始新一天。附近整条街上,全是卖高球周边商品的店。今年夏天全面翻新后开张的酒店,不出意外也在软装细节上突出“高尔夫”主题:走廊和房间的地毯图案和配色都参考了高尔夫球场的标示线,顶层餐厅“18”墙上挂了一排高尔夫名将的照片。酒店标志直接就用上了交叉摆放的高尔夫球杆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