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

波音737 Max悲剧教会我们什么?

斯卡平克:《盲目地飞行》一书讲述了导致波音两起坠机事故的一系列事件,对整个时代的种种乱象进行了控诉。

当波音(Boeing)与麦道(McDonnell Douglas)于1996年12月合并时,谁是赢家似乎一目了然。这家合并后扩大了的美国航空和国防巨头将被称为波音。新公司的总部将设在波音的家乡西雅图。原波音首席执行官菲利普•康迪特(Philip Condit)将领导新公司。原麦道首席执行官哈里•斯通西弗(Harry Stonecipher)的职位则在他之下,担任新公司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三分之二的董事会成员将由原波音高管担任。虽然对外宣传是平等的合并,其实不然。作为英国《金融时报》当时的航空记者,我那时发了篇文章,标题是《波音:强颜欢笑但仍是老大》(Boeing the boss despite brave faces)。

在《盲目地飞行》(Flying Blind)一书中,彭博新闻社(Bloomberg News)记者彼得•罗比森(Peter Robison)认为事实恰恰相反。在斯通西弗的领导下,麦道的高管将削减成本、不惜一切代价获取利润、取悦股东的心态带入了新公司。这导致波音在后来历任领导人治下无视乘客安全,最终导致该公司发生了其上百年历史里最具灾难性的事件:2018年和2019年,印度尼西亚狮航(Lion Air)和埃塞俄比亚航空(Ethiopian Airlines)执飞的新波音737 Max飞机分别发生一起坠毁事故,共导致346人死亡。

随后的调查令波音蒙羞。在决心以最低成本将737 Max生产出来推向市场的过程中,波音忽视了关于飞机不安全的警告。在遇难者亲属面前,美国两党的立法者在听证会上联合起来,申斥美国工业曾经的灯塔。

您已阅读32%(676字),剩余68%(141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