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新”作者电影探路:拒绝“正确”

魏宁均:在日益苛刻且强势的舆论环境中,电影导演需要面对重塑“作者性”的考验:即无视观众评判,并锻炼与之相悖的勇气,以此让创作重新回归私人叙事。
访问错误

555,你找的页面不见了,正在载入首页,请稍候.......


美国演员Chloë Sevigny最近在接受媒体的采访中谈到在本届奥斯卡上大获全胜的《奥本海默》:“我挺喜欢这部电影,但仍然感觉它仅仅讲了一堆白人男性一起干坏事。”

Sevigny当然有立场这样说,作为曾经驰骋于90年代纽约艺术电影圈的女演员,在所谓“女性视角”还未如此密集地审视大众文化之时,她已经通过《最后的迪斯科》、《半熟少年》展示了不同以往对千禧年女性的阐释。

有趣的是,Sevigny并不是少数对《奥本海默》抱有如此评价的人。

您已阅读6%(216字),剩余94%(333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