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月20日正式宣示就职,特朗普迎来了新政的第三个月。在过去的两个月内,特朗普遭到了各方铺天盖地的批评,可谓恶评如潮。例如,在3月4日的《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达纳•米尔班克提到,“从上周五泽连斯基被赶出白宫到本周二的国会演讲,特朗普在短短五天里让美国倒退了100年”;“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题为《特朗普与美国软实力的终结》一文中指出,由于对许多民主规范的侵蚀,“在未来四年里,美国的软实力将会面临重重困难”;《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马斯.弗里曼在一篇题为“一场大灾难正在发生”的文章甚至直指,特朗普“竞选第二任期是为了逃避刑事诉讼,并报复那些他无端指责在2020年大选中‘窃取’了选票的人”。
一方面是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就事论事的评论,另一方面则是更多学者去努力探寻特朗普执政理念背后的哲学基础。我注意到,源于英国哲学家尼克•兰德的加速主义成为一段时期以来政治学领域高频出现的词汇之一。其核心思想是砸烂国家行政机构、媒体、大学、NGO组织等民主意识形态,全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用“技术化的君主制”取代共和制。之所以被称为加速主义(Accelerationism),源于该流派总是担心,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如果我们还没思考清楚的话,我们就已经没有时间了”。
与这一流派观点近似的是哈佛大学美国历史学和法学教授吉尔•莱波雷(Jill Lepore)提出的马斯克主义(Muskism)。2021年11月,吉尔•莱波雷在《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世界上的科技亿万富翁们,正在从火星、月球到元宇宙,打造一种“极端的、外星的”新的资本主义, “股票价格与其说是由收益驱动,不如说是由科幻小说的幻想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