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访谈

人物
对话安妮卡•易:万物都在永恒的流变中,与之对抗非常徒劳

听这位艺术家谈谈她那个庞大复杂、挑战感官的艺术世界,以及在那些晦涩的观念背后,她期待一位普通的艺术观众能收获什么。

艺术
MoCA上海:一个20年民营美术馆的新方向

薛莉:20年前,它将当代艺术带入manbetx3.0 。如今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特色,MoCA上海决定——向西行。

艺术
丹尼尔•克鲁斯-丘博:时运与不朽

Luning Wang:拉长时间的线,只有少数艺术能与不朽之名共存。“不朽”的炼成,不仅要经历名利场上一时的赢,或许还要经历失落后的重生。

艺术
艺术家斯科特•卡恩:75岁一夜成名

薛莉:这位78岁的艺术家,在接受美国五大新闻网之一的CBS采访时说“我本来以为自己会在穷困潦倒中死去,一辈子默默无闻。”

对话蒲英玮:贴上标签,撕掉标签

蒲英玮说,一个艺术家总要面对很多石破天惊的时刻,因此TA必须拥有构建生命强度的能力,“能把自己的表达最终变成一种‘存在’,这就是厉害”。

谈艺录
对话亚当•韦恩伯格:惠特尼美术馆不是一栋大楼,而是一种思想

吴可佳: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馆长回顾自己在这家艺术机构的三十年生涯,并阐述在当今的纷乱世界中,一家艺术博物馆的身份与角色。

对话刘晓都:在边缘生长出质感

这位深圳坪山美术馆的馆长表示,以跨界身份在边缘地带运营一家艺术机构,也是一次体验独特的“格物”与“为人”经历。

浦东美术馆馆长李旻坤:我是艺术外行人

薛莉:开馆3年的浦东美术馆以一系列高质量展览赢得口碑。董事长李旻坤自称“兼任浦东美术馆观众”。

manbetx app苹果 最大主权基金掌舵人的“粮仓艺术展”

宋佩芬:作为挪威Kunstsilo美术馆的创始人,尼古拉•坦根推动将一座废弃的粮仓改造成了北欧现代艺术的新地标。

对话冷林:北京的艺术生态依然生动

在这位北京公社的创始人眼中,影响艺术生态长期趋势的因素并非市场的起起落落,但画廊需要时刻面对“耕耘”与“狩猎”的冒险。

金允哲的“跨物质”艺术:当岩石沉吟,当宇宙低语

对话策展人张尕,解析一位现代“炼金士”艺术家,如何通过融合技术与感性,探索物质的潜能与宇宙的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