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力文文章档案

影视
《混沌少年时》:为何怨恨如此晦暗,却又如此弥漫?

范力文:很多评论者都试图从性别维度去理解《混沌少年时》悲剧的主因,但他们往往忽略了,“性别问题”其实需要与“阶级问题”同步讨论。
4月11日

电影
《倩女幽魂》:另一个故事

范力文:他们不光在言说爱情,也在言说一些以爱情为名的谜语。
4月2日

从《人民公仆》说起:泽连斯基如何面对历史时刻?

范力文:因为泽连斯基的演员出身而轻视他的人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特殊身份的潜力。如果说戏剧赋予了他什么本能,那就是将历史想象成一个舞台的直觉以及与之相伴的道德勇气。
3月7日

《秘密会议》:梵蒂冈的“马基雅维利时刻”

范力文:影片将场景安置在梵蒂冈的深墙之内,但也似乎有意指涉当下的现实。《秘密会议》试图反思,但反思得并不彻底。
2月28日

《阿诺拉》:罗曼史的癫狂与“美国梦”的梦醒

范力文:短暂的喜悦与命定的忧伤构成了《阿诺拉》。当所谓命运的馈赠面临梦醒时分,会搞不清它是悲剧、喜剧还是闹剧。
2月21日

电影
春节档火与冰:“最强电影档期”中的招式和启示

范力文:2025年的春节档代表manbetx3.0 电影人一次全力以赴的出招,从这些影片中可以看到花样翻新的路数与策略,也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追问:“我们是谁?”
2月7日

纳达尔的退役与网球“古典时代”的远去

范力文:如果说费德勒为网球带来了贵族式的优雅,纳达尔则让人们看到了这项运动中史诗般的悲剧性。他们两人共同引领了一个竞争与敬意共存的网球时代。
2024年10月13日

影视
小丑与蝙蝠侠的斗争史,也映射着美国当代政治的变迁

范力文:在大多数时间里,这对宿敌的缠斗,也呈现着美国政治的两个端点,它们虽然迥异但内在互为一体。但如今,情况或许将大有不同。
2024年10月11日

影评
《姥姥的外孙》:何以慰真情

范力文:影片尝试拆解并探讨一道现实问题:现代人可以物化一切的理性,是否也终会将亲情视为账目?
2024年9月20日

影视
《解密》:梦的陷溺与困斗

范力文:电影力图营造出一种错乱且奇异的意境,故事的核心是一场博弈,而这场博弈真正重要的不仅是智力的比拼,也是心灵强度的搏斗。
2024年8月9日

影视
《乡下人的悲歌》:悲歌里被忽视的伤口

范力文:这部改编影片还原了同名原著所记叙的,美国铁锈带地区失落白人的重重绝境,也保留了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怀旧滤镜。
2024年7月26日

影视
在新加坡重温《热带雨》:他乡迷惘无所寄

范力文:在禁忌恋情的故事主线之下,也可以洞见新加坡社会的风云流变,以及华语和华人文化在海外的现实处境。
2024年7月19日

电影
国产片中的“失意者叙事”

范力文:“失意者叙事”不仅意味着人物要走过一段曲折的经历,而且到故事的末尾也难以收获世俗的成功。影片的情绪落点不在于外界的肯认,而是一种自我接纳式的安放。
2024年7月4日

电影
保罗•施拉德的“绝望政治”电影

范力文:施拉德及其作品中既夹带着当代政治的问题,也藏着解决的线索。如果缺失了施拉德,或许会缺失理解当代电影的一面棱镜。
2024年6月20日

影评
《美国内战》:喑哑的现代启示录

范力文:通过一次沉浸式的“恶托邦”之旅,影片尝试反思现实世界中的纷争与危机,但遗憾的是,整体的温吞让表达失去了力道。
2024年6月6日

金允哲的“跨物质”艺术:当岩石沉吟,当宇宙低语

对话策展人张尕,解析一位现代“炼金士”艺术家,如何通过融合技术与感性,探索物质的潜能与宇宙的隐秘。
2024年6月1日

影视
《枯草》:小亚细亚群山中的虚无和救赎

范力文:经历过现实的捶打,一个所谓的智识分子试着重新理解生活,并开始关注那些虽然渺小,却与土地联结得更为紧密的“枯草”。
202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