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学院

科技独角兽为何难以避开胶水工厂

越来越多的公司达到了10亿美元的估值里程碑,但从有角的小马到有翼的飞马的成长变得越来越艰难。

即使是独角兽也会成长——至少是那些幸运的独角兽。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超过1500家私人公司的估值已超过10亿美元,这一称号是由风险投资家李艾琳在2013年首次提出的。OpenAI就是其中一家已经“长大”的公司。但如今,从有角的小驹变成展翅高飞的骏马变得更加艰难,而这需要什么、或者是谁的推动,仍然存在争议。

廉价资金和炒作使得创始人更容易达到传说中的里程碑。但在过去20年创立的美国公司中,只有Meta和优步(Uber)成功转型为贝恩咨询公司所称的“规模叛乱者”,年收入达到100亿美元,经营现金流达到10亿美元。相比之下,1990年至2003年间出现了六家这样的叛乱者,包括特斯拉(Tesla)、亚马逊(Amazon.com)和Alphabet。

尽管实现卓越的可能性似乎较低,但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如今的独角兽公司总共筹集了1万亿美元,其中四分之一以上是在2021年部署的,当时美国的利率基本为零。本周,OpenAI的估值达到1570亿美元,成为最大的未上市公司之一,仅次于字节跳动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

您已阅读41%(473字),剩余59%(68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