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公司治理

OpenAI重组为营利性公司为哪般?

郑志刚:OpenAI或做出重组为营利性组织的选择,一是希望摆脱以往“化缘”式募集资金的方式,二是希望通过借鉴商业成熟的治理制度设计避免治理危机发生。

昨晚已经临近9:00,一位熟识的财经记者朋友突然发来采访请求。一看主题,竟然是关于原来为非营利组织的OpenAI重组为营利性公司的传闻。一方面是感慨记者消息的灵通和对新闻素材的敏感,但实事求是地说,对OpenAI重组为营利性公司的传闻出现我并不感到奇怪。此前,在《FT中文》2023年12月3日的专栏中发表的题为“OpenAI治理构架设计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一文中,我事实上已经提到,“面临公益和商业元素复合和嫁接的治理构架设计的内在冲突,OpenAI能否成功化解未来的下一场治理危机现在仍然是未知数”,未来不排除OpenAI “向商业组织的治理构架转型”的可能性。

那么,究竟OpenAI为什么会放弃非营利组织,而重组为营利性公司呢?概括而言虽然依靠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构架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OpenAI始终在公益愿景的理想和需要大量研发投入的现实中苦苦挣扎:一方面是研发投入急需的海量资金筹措出现瓶颈,另一方面则是公益组织糅杂商业元素的治理构架为未来治理危机的发生留下种种隐患。

第一,OpenAI希望摆脱以往“化缘”式募集资金的羊肠小道,开启通往资本市场助力创新的坦途。

您已阅读13%(496字),剩余87%(321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公司治理新视野

郑志刚,manbetx3.0 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manbetx3.0 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学博士。他兼任manbetx3.0 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独立董事专业委员会委员、“manbetx3.0 公司治理50人论坛”成员、北京国有资产法治研究会副会长,以及太平石化金融租赁、泰康资产等多家公司独立董事。著有《好公司都是设计出来的》《成为董事长—郑志刚公司治理通识课》《分散股权时代的manbetx3.0 公司治理:理论与证据》《国企混改的理论、路径和模式》等著作。

相关文章

相关话题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