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月饼潮流背后的记忆和期待

郑静:就像月有阴晴圆缺,月饼也会经历不同的风潮和轮回,但它之所以依然不可或缺,是因为人们有关中秋的情结始终如一。

中秋临近,上海南京路上的老字号门口照例又排起了长队。新雅粤菜馆门口的队伍用金属隔离栏围着,绕了好几道弯,有点往昔春节购买火车票的样子。店铺里那一盒盒传统包装、传统口味的广式月饼,一直是上海人记忆中的味道,蛋黄莲蓉、上等五仁、玫瑰细沙,打开那个铁盒子,就能联想到它的味道,连同节日的回忆一起涌上心头。

步行街上另一家受欢迎的月饼铺子,是老大房。新鲜烤面市的鲜肉月饼,终年有人排队,哪怕是平常日子也要等上刻把钟,中秋节前更是紧俏,历来是要动用保安来维持秩序的。酥皮月饼,上面盖着红戳,比起广式月饼它的包装更加简易,最简单的纸盒,装入月饼后没多久,就会印出油渍来。不过上海人从来不会嫌弃它,顶多临时抱怨两句,照样高高兴兴地买回去,送亲朋好友也能拿出手,包装盒上那个真老大房的字样,就足以表示了诚意。

和其他节令食品比起来,月饼的时令性更强。平常日子里粽子和汤圆,还时常能见到,但月饼的商业保鲜期顶多只有一个月。一旦到了农历八月十六,再精美的月饼也会少人问津,只能留着自家慢慢消化。所以商家们都会抓住黄金时期,卯足了劲吆喝,如果倒退产品研发和包装设计的话,基本是过了春节就要开始了。中秋季的营销额,可是下半年的重要考核指标。

您已阅读24%(506字),剩余76%(160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