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当建筑为街区带来久违的新奇

范庭略:在周边各种古旧建筑的围绕之中,外滩源的这些大楼显得时尚性感又冷峻无情。
访问错误

555,你找的页面不见了,正在载入首页,请稍候.......


建筑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用我们都了解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个人。建筑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更多地谈论过,当北京成为全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们竞相登陆的赛场的时候,上海依旧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东方明珠的遗韵。中山东一路的外滩万国建筑群被视为上海最早与西方现代文化潮流接轨的街区,它的存在也让对岸的摩天大楼丛林更加显现出走进新时代的成就感。虽然大众对于设计平庸的恶俗建筑会加以猛烈抨击,但更广泛的受众其实并没有专业人士想象的那么保守。而今天的建筑师也更加懂得如何面对公众的关注了,他们非常清楚,建筑很重要,因为它的经久不衰,因为它的巨大体量,已经成为了塑造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景观。

但是站在外滩这个每逢节假日就会有几百万游客光临的景点,建筑比任何形式都能更好地澄清历史的记录。建筑师们绞尽脑汁在年代感、人文地理和建筑的历史中广泛搜寻,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程度,使得建筑设计本身具有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纪念意义。

当二十年前新天地成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新型商业体的时候,伦敦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在上海的设计工作开始变得愈发雄心勃勃。在1988年开始为三宅一生设计具有博物馆品质的伦敦专卖店的时候,他就意识到用一种比常规零售方式更加奢华的态度,才可以体现当年时尚零售行业正在兴起的极简主义浪潮。此后他获奖无数,为世界呈现了更多极简主义佳作。

您已阅读18%(581字),剩余82%(268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manbetx20客户端下载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