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

是时候重塑我们谈论教育的方式了

子舒:与其以“内卷”的过度竞争在同质范畴内精耕细作,不如多思考教育的本质,确保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并对多元化的教育出口抱有尊重平等的态度。

教育
隐私和回归: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后,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徐海娜: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后,怎么做到真正对学生有利,怎么真正帮助抑郁症学生回归正常生活,仍然是一件令人忧虑的事,也是一件值得被持续关注的事。

英国
英国考虑结束针对中小学生的防疫隔离规定

依据现有的“泡泡”规定,若某小组中有一名学生新冠检测呈阳性,那么整个小组的学生都必须自我隔离10天。

教育
六一书单:提升孩子自驱力与自信心的22本书

张华: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和一位创新教育工作者,我推荐22本好书,送给关注孩子/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以及自己终身成长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

教育
封锁期在家上学生存指南

凯尔索尔:我们如何在这场混乱中生存下去,确保我们的孩子毫发无损地进入大流行后的世界?我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秘诀。

教育
寻找灯塔:疫情下的美国教育百态

马宁:教育的大海里什么是你的灯塔?什么船最适合你的孩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我望见了自己,焦虑的潮汐渐渐退去。

英国学校用新安排迎接学生返校

随着英国学校重新开学,各学校都做了一些防御性安排,如错开午餐时间,组织额外的清洁,各年级分区块活动等。

教育
一百多年过去了,学生是否依然面临“在轮下”的威胁?

徐海娜: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讲述的是一个天才少年被教育摧毁的悲剧故事。虽发表于1906年,但其思想内容并不过时。以其反观今日教育,仍令人长叹不止。

教育
2020:简析manbetx3.0 K-12教育培训To B市场供与需

王津婧、蒲彦希:后疫情时代,过去单一、垂直化的“招生引流—教学—运营管理—场地管理”教培行业价值链,将演变为更加复杂、多元的行业生态链。

教育
政策制定要解决的到底是教育平等还是教育公平?

吴飞:如果说平等还可以通过相同的机会和资源来衡量的话,公平的评价更加模糊和长期。教育公平要求认识到,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资源来实现与同龄人相同的目标。

当女儿问出“生命的意义”

李静:“每天辛苦地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10点熄灯,把时间花费在学习、吃饭和睡觉三件事上。过了中学还有大学,还有许多其他未知的挑战,我们的存在为什么要这么辛苦?”

教育
线下复课迎来曙光,K-12课后学科辅导依然压力重重

王津婧、覃伊璇、徐思青:虽然已迎来线下复课的曙光,但大部分课后学科辅导机构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现金流、招生及运营、政策三大压力。

教育
寒假,孩子们值得“真正拥有”

徐海娜:未来的不确定性要求人们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如果在童年便耗尽了热情,只把学习当成一种苦役,如何指望将来仍有学习的渴望呢?

阅读
FT书单:2019年度最佳青少年书籍

英国《金融时报》选出了5本青少年小说,有的轻松幽默,有的发人深思。

敬畏大规模评估的力量:什么是不能测量的

袁振国、赵勇:大规模评估只能非常有限地测量部分对个人、社会成功至关重要的能力,无法衡量广泛的有价值的教育成果以及知识、技能和个人品质的独特组合。

教育
小升初暑假要不要超前学习:从四点体会讲起

李静:女儿即将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父母的角色应从原来的扶持,慢慢向拐杖转变。假期的安排是不是也可以放手让女儿自己学着处理呢?

教育
为什么要鼓励女儿当一次主角?

李静:我不赞成孩子过分计较角色大小。但很好奇,为什么她在扮演过这么多小角色之后,不去主动发掘一下当主角的潜力?

教育
不完美的小孩

李静: 父母希望的不是一个事事都完美的小孩,而是一个愿意不断进步的不完美小孩,同时我们也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同孩子一起尝试做出改变。

教育
参与童年者,请对孩子持最大同情

徐海娜:现实中的儿童处在成年人各种以教育之名的控制之下。参与他人童年者,只有对儿童持有最大的同情,才能真正建立和儿童的积极互动关系,使教育真实有效地发生。

教育
体育课真能让孩子爱上运动吗?

徐海娜:manbetx3.0 的教育体系一向重视体育,但学校里的体育课是否真能培养起孩子对运动的热情,却要打个问号。

教育
如何让不爱读书的孩子转变?

徐海娜:只要有心寻找,总会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如果家长有时间便滑手机,宁可打麻将看视频也不给孩子读一个故事,却指望着孩子“看书学习,自动自觉”,还真是天方夜谭呢。

教育
课外教育的亚当•斯密模式和凯恩斯模式:从“最严禁补令”谈起

李静: “最严禁补令”的出现也许是一个契机,让我们放慢脚步重新检省为孩子教育所做出的安排。教育问题也存在着亚当•斯密模式和凯恩斯模式的效率与资源之辩。

教育
凯拉韦:我终于成了正式教师

凯拉韦:我现在可以骄傲地自称教师了。在实习的一年里,我对很多事情的判断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预估大错特错。

教育
我如何安排11岁女儿的暑假生活

李静:孩子的成长需要生理、心理、和智能三个方面的均衡发展。我和妻子在与女儿充分沟通后,从这三方面制定了计划。

教育
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沉迷游戏?

李涛:当我们是孩子,我们说游戏是我们的好朋友;当我们成了家长,我们又说游戏是毁掉孩子的罪魁祸首。只有家长和孩子学会正确面对和使用游戏,我们才能摆脱游戏的束缚,成为游戏的主人。